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政治》题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30题)
1. A

2. A

3. D

4. B

5. A

6. B

7. A

8. C

9. C

10. A

11. D

12. C

13. D

14. C

15. B

16. B

17. C

18. B

19. D

20. C

21. B

22. A

23. D

24. B

25. B

26. C

27. A

28. D

29. A

30. B

简答题 (2题)
31.
①国家要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惩处高空抛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使抛物者心存畏惧,从而“不敢抛”。 ②国家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科学立法。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对高空抛物行为的管理力度。 ④相关部门要督导小区物业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加强巡查力度,预防并及时制止高空抛物行为。 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公民个人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道德修养,调控好个人情绪。 ⑥总之,既要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德治,以德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切实治理好高空抛物行为。

32.
①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心素养的培育。该情境素材紧紧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进行教学。 ②符合课程内容要求。该情境素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讲解课程实际内容,便于学生结合情境进行理解知识。 ③情境素材选择的主要标准是立足学生发展,要选用学生感兴趣、能理解、可想象的情境素材。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取的素材应具有一定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该情境素材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④情境素材选择注重时代性,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俱进。该情境素材选择当下发生的,学生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当下时事的思维能力。 ⑤情境素材应选择积极向上的正面案例。该情境素材讲述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内容正面、积极向上。

材料分析题 (2题)
33. A

材料
34.
(1)优点。 ①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理论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材料中,该教师使用日常课堂观察评价表来衡量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体现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理论要求评价内容综合化,综合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材料中,该教师从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及学习水平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综合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综合化。 ③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理论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方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材料中,该教师注重了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从多个主体进行评价。 ④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理论要求评价过程动态化,要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发展过程。材料中,该教师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积极发表意见、平时检测成绩等,表明其关注学生日常表现。 (2)不足。 ①评价内容角度划分不够清晰。材料中,该教师从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三个角度进行评价,但在具体的分类上模糊不够清晰。 ②评价只有课堂观察表现,方式较为单一。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理论要求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要多样化,结合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终评价,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材料中,该教师仅限于用课堂上的观察评价学生,通过划分评价等级,进行笼统单一的评价,不够合理。

教学设计题 (1题)
材料
35.
(1)辩题:网络生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观点:网络生活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网络生活弊大于利。 (2)主要环节 环节一:教师宣布辩题,介绍正反双方选手及观点,明确辩论的流程与规则。 环节二:展开辩论。 ①开篇立论:正反方一辩陈词立论,各1分钟。 ②攻辩:正反方进行攻辩,3分钟。 ③自由辩论:双方辩手分别一对一自由辩论,3分钟。正方和反方辩手分别一对一自由辩论,相互有针对性的反驳对方的观点。 ④总结陈词:四辩总结陈词,各1分钟。 环节三:参赛选手与观战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感受。 环节四:评价总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辩手”,并对辩论活动的表现与内容做总结。 (3)总结词 ①本次辩论活动双方围绕“网络生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正反双方都明确各自的观点进行展开,通过典型案例论证网络生活的利与弊,整个论据比较充分,观点明确。双方辩手辩论时能够针对对方攻辩并且提出己方的论点。总之,本次辩论活动开展顺利,大家能够通过双方的观点冲突更充分的认识到网络生活的利与弊。 ②本次辩论活动正方双方表现都很积极,大家的参与度非常高,各位辩手在活动开始前,积极地交流开展讨论,制定辩论策略,并且有充分做足活动时出现的情况准备;在活动进行中,积极辩论,注意力集中,紧紧抓住对方可能出现的观点漏洞;在活动结束后,大家也有在积极的交流确认观点。总之,对于大家在整个辩论赛的表现提出表扬。另外,正反方在总结陈词时可以再进一步精简和明确,这样的话就显得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