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政治》题(考生回忆版)

单项选择题 (30题)
1.

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其优质课程资源的重要特征在于( )。

①政治方向正确

②聚焦核心素养

③便于网络传播

④课程资源共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某教师在批阅小明作业时写道:“你完成的作业源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希望在分享活动中你能积极主动地向同学们介绍。”该教师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项目评价
C.
 
谈话法
D.
 
描述性评语

3.

小莉拿着妈妈刚买的书说:“同学们都说这本书不好看。”妈妈说:“你都没有看过这本书,为什么说它不好看呢?”这一对话启示我们要( )。

①敢于批判质疑,表达不同观点

②提升思维品质,善于独立思考

③与大家一致,不要“唱反调”

④追求独立,敢于对一切说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其蕴含的伦理观念为( )。

①生命的意义由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每个人只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③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和敬畏生命

④任何人不得漠视他人的生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原则的是( )。

A.
 
某企业以“层层包装”的方式打造高价月饼礼盒
B.
 
王某与其子因家庭矛盾签订断绝父子关系协议
C.
 
某保健品企业雇佣演员假扮名医推销产品
D.
 
李某以三倍市价在拍卖会上拍下钟爱的艺术品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提高社会成员的法治素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基于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23年12月8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52个部门和单位的73名负责人参加了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 )。

①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宪法观念

②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政

③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设妨碍安全驾驶罪,其根本原因是上述行为( )。

A.
 
受到舆论关注和谴责
B.
 
违反了相关的行政法规
C.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侵害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的是( )。

A.
 
立足核心素养,制订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B.
 
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C.
 
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
D.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10.

甲委托乙代购惠普打印机,而乙代购的是佳能打印机,乙的代购行为( )。

A.
 
无效
B.
 
可撤销
C.
 
效力待定
D.
 
可变更

11.

劳动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下列对劳动二重性学说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B.
 
让工人认清了地位、提高了阶级觉悟
C.
 
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D.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2.

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中,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革命的前途和目标不同

③依靠力量不同

④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

①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层面向实践操作的转变

③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

A.
 
生产关系的性质
B.
 
是否存在剥削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人的发展状况

15.

老李的奋斗史:20世纪80年代,老李承包了集体土地种菜;90年代,老李自己开了小商店,自己当老板又当售货员;进入21世纪,老李独立出资开设了连锁饭店,雇工经营。上述材料涉及的所有制经济形式依次是( )。

A.
 
国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B.
 
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国有经济
C.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
D.
 
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16.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 )。

①立足自给自足,逐步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②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③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④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应对外部经济波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体现出( )。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坚持和加强党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建设

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8.

股份合作农场是农民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的全新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使农村资源实现资本化、集约化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股份合作农场模式( )。

①是多种经济成分改制的有效形式

②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③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变

④可以增加土地产出,促进收入分配的多元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张家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张家村支部委员会、张家村村民委员会、张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可以完全相同

②村党支部委员会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全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③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村务监督机构,具有监督村委会的职权

④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村民委员会向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在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小委员”们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关于推动电动自行车头盔国标相关条款出台的提案》等关注社会热点的提案,从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青少年从“坐”而论道到“做”而论道旨在( )。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提高科技素养

③增强民主法治意识

④丰富校园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2022年7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避免执法畸轻畸重,规范行政裁量权( )。

A.
 
是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表现
B.
 
是推进公正司法、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C.
 
旨在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促进执法部门文明执法
D.
 
有利于政府公平执法,推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

22.

我国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形式,下列对协商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②可以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协商保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十二生肖”。从会徽、火炬、奖牌、制服、花束、吉祥物到比赛场馆,北京冬奥会令世界瞩目。这表明( )。

①文化是国家间竞争的核心

②应当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③冬奥会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④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

①代表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某市“邻居节”立足城乡基层,在传承中国传统邻里文化的基础上,将单一的困难帮扶、守望相助拓展为更加多元化的道德引领、文明共建等,建立起“互信互助不互扰”的新型邻里关系,丰富了现代城市文化特质。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新的文化

②新型邻里文化丰富了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世代相传中稳定不变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邻里文化的升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

人脸识别技术恰似一朵“带刺的玫瑰”,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但也编织了一张精确定位个人信息的网,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在不经意间将人“扎伤”。这体现了(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

③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④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

“博物馆经济”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从哲学上看,“博物馆经济”体现了( )。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③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④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与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重视书中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这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获得知识必须要亲身实践
B.
 
认识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C.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D.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不可或缺

29.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目前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科研人员通过科学合理改良,使相当一部分盐碱地转变为优质良田,有效实现了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改造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改造客观世界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④人们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战胜自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简答题 (2题)
材料

《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的网络诚信建设整体状况持续向好,但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模式新生态层出不穷,网络诚信领域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诈骗、不当竞争、直播领域良莠不齐等。

31.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强网络诚信建设。


32.

某教师在执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内容时,向学生出示了漫画——《风筝和线》(挣脱?不挣脱?)。请说明该漫画在教学中能发挥哪些作用。(12分)


材料分析题 (2题)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执教“建设美丽中国—正视发展挑战”时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什么问题?如何应对呢?

生:是发展问题,应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让我们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是怎么说的。(出示图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环境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就是财富,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师: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就是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对近几年我市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的实事进行调查,下面请各组分享调查结果。

生:绿色能源公交车、共享单车、垃圾分类……

师:我也了解到,老城区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改造;用水用气实施阶梯收费;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这些努力让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为家乡骄傲!

师:光骄傲还不行,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为改善环境踏踏实实做点事儿。课前布置的“争做环保小达人”作业,要求大家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做一些小物件,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我们用纸壳、泡沫等做的花篮,用易拉罐做的笔筒,还进行了手绘……

师:大家的作品既美观又实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生: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如果发现有污染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积极举报 ……

师:大家说得很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1)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理论,分析该教学过程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

(2)针对“课前小调查”或“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选择其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4.

缺。

A.
 
B.
 
C.
 
D.
 

教学设计题 (1题)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运用你的经验

红耳彩龟是外来物种,其外形可爱,有些人买来当宠物饲养,甚至随意将其放到野外。红耳彩龟一旦进入江河、湖泊,就会与本地龟抢夺食物,严重威胁本地龟及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我国已经将红耳彩龟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为了更好地维护生物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必须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我国要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35.

(1)写出教学目标

(2)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写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