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音乐》题(考生回忆版)

单项选择题 (30题)
1.

以下课程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

A.
 
音乐编创
B.
 
视唱练耳
C.
 
歌唱
D.
 
演奏

2.

下列属于西周宫廷中祭祀音乐中“六代乐舞”的是( )。

A.
 
《大雅》
B.
 
《大武》
C.
 
《六幺》
D.
 
《九歌》

3.

下列关于《牧童短笛》正确的描述是( )。

A.
 
贺绿汀创作的钢琴作品
B.
 
丁善德创作的钢琴作品
C.
 
完全采用复调手法
D.
 
中国第一部钢琴作品

4.

下面节奏属于哪种体裁形式?( )

A.
 
小步舞曲
B.
 
华尔兹
C.
 
玛祖卡
D.
 
波洛涅兹

5.

体育老师带领学生练习跨栏时,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准确的跨栏动作,当关掉音乐后,学生依然可以准确地做出跨栏动作。以上教学行为利用了( )。

A.
 
对比
B.
 
表现
C.
 
模仿
D.
 
内心听觉

6.

下面谱例为合唱作品,谱例中两个声部的关系是( )。

A.
 
模进
B.
 
对比
C.
 
模仿
D.
 
再现

7.

隋朝建立初期设立了七部乐,以下属于七部乐的是( )。

A.
 
天竺伎和龟兹伎
B.
 
《秦王破阵乐》和清商伎
C.
 
《霓裳羽衣曲》和高丽伎
D.
 
《秦王点兵》和立部伎

8.

A.
 
B.
 
C.
 
D.
 

9.

下列旋律对应的作者是( )。

A.
 
沈心工
B.
 
聂耳
C.
 
赵元任
D.
 
冼星海

10.

下列属于现代京剧作品的是( )。

A.
 
《武家坡》
B.
 
《定军山》
C.
 
《三岔口》
D.
 
《沙家浜》

11.

“柳手鹤步”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

A.
 
哈萨克族
B.
 
朝鲜
C.
 
侗族
D.
 
苗族

12.

小调又名“小曲”,下列作品对应的地名正确的是( )。

A.
 
山东《编花篮》
B.
 
河南《三十里铺》
C.
 
江苏《落雨大》
D.
 
云南《猜调》

13.

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为同学们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以上内容属于布卢姆认知领域中的( )。

A.
 
记忆
B.
 
理解
C.
 
评价
D.
 
创造

14.

下列属于戏曲表演程式的是( )。

A.
 
水袖
B.
 
变脸
C.
 
趟马
D.
 
喷火

15.

下列哪首作品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了同名标题序曲?( )

A.
 
贝多芬《费德里奥》
B.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C.
 
柏辽兹《罗密欧与朱丽叶》
D.
 
柴科夫斯基《哈姆雷特》

16.

下列乐器名称是安格隆,用竹筒制成,属于哪个国家的乐器?( )

A.
 
印度尼西亚
B.
 
塔吉克斯坦
C.
 
巴西
D.
 
巴基斯坦

17.

京韵大鼓属于说唱艺术,下列对“京韵大鼓”描述正确的是( )。

A.
 
起源于北京
B.
 
最初的伴奏乐器是琵琶
C.
 
流行于南方
D.
 
代表人物为刘宝全、骆玉笙

18.

下列哪首作品出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

A.
 
《延安颂》
B.
 
《四渡赤水出奇兵》
C.
 
《娄山关》
D.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19.

阿卡贝拉是一种无伴奏合唱形式,起源于( )时期。

A.
 
中世纪
B.
 
巴洛克
C.
 
古典
D.
 
浪漫

2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使用的音乐体裁?( )

A.
 
奏鸣曲
B.
 
歌剧
C.
 
交响诗
D.
 
弦乐四重奏

21.

英国霍尔斯特创作了管弦乐组曲,下列作品选自( )。

A.
 
《大海》
B.
 
《行星》
C.
 
《小宇宙》
D.
 
《森林之歌》

22.

下图是西班牙南部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时配以吉他伴奏,是集歌唱、舞蹈、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被称为( )。

A.
 
踢踏舞
B.
 
哈巴涅拉
C.
 
塔兰泰拉
D.
 
弗拉门戈

23.

下列作品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属于同类音乐体裁的是( )。

A.
 
亨德尔《水上音乐》
B.
 
奥尔夫《布兰诗歌》
C.
 
舒伯特《冬之旅》
D.
 
舒曼《狂欢节》

24.

在作品结束时常常用到的进行,根据的进行规律,请问图中女低声部中方框对应的音名应为( )。

A.
 
D
B.
 
E
C.
 
D.
 
A

26.

由蔡元培任会长,以“研究音乐,发展美育”为宗旨,以传播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音乐社团机构名称是( )。

A.
 
大同乐会
B.
 
中华美育会
C.
 
国乐改进社
D.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27.

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而学生的表现也变得越来越好,这体现的是( )。

A.
 
迁移效应
B.
 
首因效应
C.
 
皮格马利翁效应
D.
 
门槛效应

28.

学生学习歌曲《辽阔的草原》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用优秀、良好、合格等评价学生的表现,这属于哪种类型的评价?( )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绝对评价
D.
 
相对评价

29.

音乐审美包括感觉、创造、意义、情境四个维度,这是哪位音乐哲学家提出来的?( )

A.
 
埃利奥特
B.
 
柯达伊
C.
 
奥尔夫
D.
 
雷默

音乐编创题 (1题)
31.

为下面谱例编配二声部重奏。

要求:

(1)两声部形成对比复调。

(2)两声部均为协和音程。


音乐作品分析题 (1题)
32.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写出曲式结构名称。(3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5分)

(3)写出调式调性。(3分)

(4)说明方框内的结构功能或作用。(4分)

注意:仅分析谱例片段的1~22小节。


教学设计题 (1题)
33.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选修“演奏”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京剧锣鼓经《急急风》。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10分)

(2)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案例分析题 (1题)
材料

案例:刘老师在为选修“合唱”模块的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给每位学生发放了《音乐成绩考核要求》,告知学生这学期按照表格内容进行考核认定。

34.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的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课例点评题 (1题)
材料

【课题名称】《相和歌》。

【教学对象】高中选修“舞蹈”模块学生。

【教学内容】学跳《中国古典舞·相和歌》第一段舞蹈。

主要目标:学习《相和歌》第一段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够将舞蹈作品中“气韵生动”的风格表现出来。

(其他目标略)

展开阶段:

(1)初赏《相和歌》完整视频,感受其音乐风格特征。

(2)复赏《相和歌》完整视频,分组讨论其表现内容。

(3)诵读歌词,配曲演唱,分组讨论汉代音乐文化特点。

(4)再赏《相和歌》完整视频,教师讲解汉代舞蹈的发展历史。

(5)学跳《相和歌》第一段舞蹈。

①体会舞蹈动作气息,并进行呼吸练习。

②学会踏鼓技巧(踏、跺踏、刮、搓滑)。

③学习分解动作。

④慢速演唱并跟随音乐练习动作。

⑤原速跟音乐练习动作。

(6)《相和歌》表演实践。

男女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并相互点评。

(后略)

35.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针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对教师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