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体育与健康》题(考生回忆版)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35题)
简答题 (3题)
(1)确定动作的名称。 (2)描述动作要领。 (3)划分动作阶段和确定动作的开始阶段。 (4)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并制表。 (5)小结与建议。
(1)整体性。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实际体现等方面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设计,使体育教学的各类目标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实现在学习中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能,而且要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质。 (2)连续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年级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完成而实现的。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与影响。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时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3)层次性。 无论是体育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还是体能目标,本身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各方面目标都有从低到高的层次。
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对于运动技能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评价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团队,关注学习过程中整个团队的表现。 评价方式: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评定内容主要依据所学模块的学业要求,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的重点不是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单个动作技术的掌握,而是灵活、有效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
案例分析题 (2题)
(1)梗头是指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头颈部紧张固定、正直、下颚内收。梗头的动作利用了状态反射,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头颈部紧张固定、正直、下颚内收可引起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以使肩带、胸廓固定。因此,在做推撑时梗头有利于上肢与躯干肌群的发力;在腾空时梗头能保持上体的紧张以利于在空中进行动作。 (2)完成“单脚蹬地翻身上”动作时,参与的肌肉包括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提高这些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如下: ①发展小腿三头肌力量,可以练习负重提踵、杠铃提踵、蹲姿提踵。 ②发展股四头肌力量,可以练习坐姿腿屈伸、深蹲、蛙跳。 ③发展腹直肌力量,可以练习仰卧卷腹、仰卧起坐、仰卧抬腿。 ④发展肱三头肌力量,可以练习窄距俯卧撑、哑铃俯身臂屈伸、仰卧杠铃臂屈伸。 ⑤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以练习窄握引体向上、哑铃弯举、杠铃弯举。
(1)优点:①一开始讲述了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很高;②接着他带领学生回顾了女排的艰辛训练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品质意识;③给予王同学发言展示的机会,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④在王同学展示完后给予学生点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缺点:①时间分配不合理,故事讲解时间太长,15分钟都在讲故事,一节课还剩30分钟,学生学练效果会降低;②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③学生观察后,李老师没有进一步提问和引导,应该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扣球方式等。 (2)王同学动作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准备姿势不正确。②没有助跑和起跳。③击球手型不正确,击球时没有充分伸直手臂,屈肘击球,用不上挥臂甩腕的力量。 正面扣球的动作要领如下(以右手扣球为例): ①准备姿势:扣球助跑前采用稍蹲姿势,两臂自然下垂,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身体转向来球方向,观察来球,做好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的准备。 ②助跑:助跑开始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快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右转,两臂绕体侧向上引摆。 ③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即第二步),左脚并上踏地制动的同时,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向上摆动。 ④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向前上方成鞭甩动作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以掌心为主,全掌触球,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呈上旋状。 ⑤落地:落地时,以两脚前脚掌先着地再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屈膝、收腹,以缓冲下落的力量,立即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教学设计题 (1题)
(1)教学目标。 ①了解快速跑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激发学习与练习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发展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体能,提高田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③培养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和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2)体能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