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9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陶老师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要靠教师的运用。关于陶老师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教材的“复制者”
②教师是教材的“创造者”
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
④教师要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
②③
②③④
①④
①②③④
某地对外展示了三所中学的三节化学课,三位教师上的都是“化学式和化合价”。听课老师发现:三节课具有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讨论题,一样的教学过程。事后发现,教研员事前组织三位教师集体备课了。这表明三位教师( )。
未做到积极探索教学艺术
达到了教学效果的一致性
做到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未做到专业发展的同伴合作
在课堂提问时,李老师尽量保证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表明李老师注重( )。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靳老师在分享教学经验时说:“在课堂教学时,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并始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维持学生的学习意向。这是我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这表明靳老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
“虚拟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非关注”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初中生王某没有按时完成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午饭时间,李老师让王某留在教室写作业,不准他吃饭。李老师的做法( )。
正确,帮学生改掉不良习惯
正确,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不正确,教师不能变相体罚学生
不正确,教师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高中生陈某对学校给予的记过处分不服,他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 )。
申诉
复议
仲裁
诉讼
中学生王某课间擅自翻墙出了学校,班主任发现后,及时将情况告诉了家长。离开学校后,王某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被疾驶而来的电动车撞伤。对此事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学校,因为王某是在校生
王某,因为王某没有遵守校纪校规
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存在失职现象
电动车驾驶人,因为是电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的事故
某乡镇中学以向学生变相推销商品的方式谋取利益被给予通报批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对学校予以通报批评的机构应为( )。
县人民政府
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工商管理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小康同学多次旷课、逃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校可以采取的教育措施中不包括的是( )。
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
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
要求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
王某在课堂上玩手机,教师李某发现后收缴了王某的手机,并且宣读了王某手机上向女同学表白的短信,公开斥责王某“耍流氓”。课后,王某要求李某归还手机,李某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对于李某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李某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
李某侵犯了王某的荣誉权
李某侵犯了王某的财产权
李某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
赵某上高一了,暑假时想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赵某社会实践的地点不包括( )。
网吧
博物馆
科技馆
敬老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领导
晓海错拿了钢笔,邓老师未经调查就在开班会的时候点名批评晓海:“没想到我们班上还出了个贼啊!”下列选项与邓老师所违背的教师职业道德相同的是( )。
“师严然后道尊”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新入职的马老师感觉教学有困难,便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肖老师请教。肖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让马老师完全按照自己提供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
充分信任马老师,让其独自探索积累教学经验
推门听课并当场批评马老师的不妥之处
和马老师商讨教学环节并确定教学方案
上课铃声响了,两名男孩推搡着进教室,碰倒了旁边桌子上的展览品,站在一旁的罗老师过去把他俩拉过来询问。小刚指着小华辩解道:“是他先推我的。”罗老师说:“什么都别说了,你俩一起负责,罚你们这周值日!”罗老师的做法违背的是( )。
①教育公正的对等性
②教育惩戒的教育性
③教育公正的实质性
④教育惩戒的依法性
②③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④
近年来,时常有学生反映王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学校校长和教研组长鼓励王老师外出培训。王老师认为自己快要退休了,不必再折腾了。王老师未处理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冲突是( )。
境界冲突
立场冲突
善恶冲突
义利冲突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科学史上的名著,它批判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用一系列新的观测事实、力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思维方法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一科学名著的作者是( )。
布鲁诺
伽利略
开普勒
伽莫夫
下图为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科学仪器傅科摆的示意图。它由一根长细钢丝和悬挂在其末端的重球构成,摆的下方安放着方向盘。这一科学仪器的作用是( )。
显示潮汐的变化
解释摆的等时性
证实地球自转
测量引力常数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得名。下列选项中,属于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物是( )。
彩陶
白陶
红陶
黑陶
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是(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唐代是中国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峰,大诗人众多,风格各异,流派纷呈。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陈子昂、王昌龄
贺知章、刘禹锡
孟浩然、韦应物
白居易、李商隐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人。这句话出自的小说及其作者是( )。
《白鲸》、梅尔维尔
《老人与海》、海明威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其中一场发生在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成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这场战争是( )。
鸣条之战
阪泉之战
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启功是当代中国书画家、文学史家,书风于端庄静穆中寓劲健飘逸。下列作品中符合启功书法风格的是( )。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中期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在其九部交响曲中,名为《英雄交响曲》的是( )。
第三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在Word文档中设置页码时,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
在页眉中插入页码
调页码对齐方式
在已分节文档中修改页码的字体、字号格式
在未分节文档中插入不同数字类型的页码
暂缺
与“音乐——舞蹈”逻辑相同的是( )。
产品——商品
正数——负数
母亲——女性
体操——体育
下列表述中,与“如果天气恶劣,就推迟举办运动会”意思相近的是( )。
如果按时举办运动会,那么天气良好
如果推迟举办运动会,那么天气恶劣
如果天气良好,就按时举办运动会
即使天气恶劣,也按时举办运动会
二、材料分析题(3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程老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他发现学生过于依赖书本知识,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时习惯性地从课本里找标准答案。为此,他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时政热点,设计了一系列探究式学习任务,并通过查阅文献,选取了主题鲜明但角度多样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在关于消费价值观题目的教学中,程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汇报、讨论,甚至全班开展辩论。他还特别就“追星”“攀比”等问题展开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程老师不轻易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倾听、彼此质疑并展开辩论。渐渐地,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越来越善于交流,越来越有主见,也越来越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程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宋老师刚刚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这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叫李豪,经常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是大家都比较头疼的学生。于是,宋老师翻阅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案例,与李豪多次进行谈话,在纠正李豪错误的时候,也会和颜悦色地表扬他的其他方面。比如当李豪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宋老师会在认真纠正他错误的同时,和颜悦色地去赞扬他声音洪亮。从此以后,李豪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学校里的朗诵比赛,宋老师给李豪报了名,最后他获得了奖项,宋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当众表扬了他。宋老师在其他老师面前也多次对李豪进行过赞赏。慢慢地,李豪终于变成了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宋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远古之时,先民生存环境恶劣,认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赐、群体首领与英雄的护佑才能得以生存。于是,先民把日月山川、动植物等自然现象与万物和群体首领、英雄进行神化,由此产生了神话。最为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神话,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俊生日月等创世神话,伏羲画卦、神农尝草、轩辕造物、尧舜禅让、鲧禹治水等始祖神话,共工斗诸神、蚩尤战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英雄神话,百物发明、绝地天通、女丑曝日等文化神话,龙凤牛羊狗枫树等图腾神话,日月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神话,以及三身国、无肠国、不死民等域外神话。与系统严密、源流清晰的西方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朴素、片断地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灾害、护佑人类的主题,引导规范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这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相一致。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从文章来看,中国古代神话以哪些主要对象来塑造神话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概括。(4分)
为什么说“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1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般来说,桃子适合在海拔500米以下种植,而一位农民“土专家”却在海拔600米的荒山里试种出优质脆桃,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材料二:数十年前,有一家人赶着牛车,一头扎进库布齐沙漠,开始治沙造林。尽管遭遇无数挫折失败和冷嘲热讽,他们也没有低头,而是默默耕耘,一次栽不活,下次接着栽。一棵、两棵、三棵……树终成了林。一家人种活了近千亩树苗。
请结合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